新闻中心
華夏金租獲批增資30億元年內多家金租公司增資
中國網財經7月24日訊 日前,雲南金融監管局公佈批復,同意華夏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稱“華夏金租”)增加註冊資本30億元。增資後,華夏金租註冊資本由100億元變更為130億元,原有股東及持股比例保持不變。記者了解到,包括華夏金租在內,今年已有5家金融租賃公司增資或即將增資。
記者了解到,作為金租百億俱樂部成員,此次華夏金租將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方式增加註冊資本。華夏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華夏金租資産總額1898.57億元,凈資産201.47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6.37億元,凈利潤28.65億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華夏金租聚焦綠色租賃領域,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末,其綠色租賃餘額811.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0.33%,佔租賃資産餘額比重超40%。公司還開展國內首筆非銀金融機構支援綠色業務回購交易,樹立綠色金融租賃特色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華夏金租2013年4月開業,由華夏銀行和昆明産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註冊地為雲南昆明。華夏銀行持股82%,是其控股股東。華夏金租經營範圍包括融資租賃業務、轉讓和受讓融資租賃資産、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接受承租人的租賃保證金等。2025年5月,公司公告擬在香港設立航運租賃專業子公司,推進國際化戰略佈局,優化風險管理體系,拓寬融資渠道。
記者注意到,在華夏金租增資半月前,7月7日,天津金融監管局發佈批復,同意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租”)增加註冊資本60億元。增資後,中信金租註冊資本達100億元,正式加入百億金租俱樂部。
與華夏金租略有不同,中信金租增資採用“股東現金注資+自身利潤轉增”模式。中信銀行作為唯一股東,現金注入30億元;中信金租以30億元未分配利潤轉增註冊資本。增資前後,中信銀行均全資持股,股權結構未變。
2024年,中信金租總資産834.19億元,較上年增長38.15%;實現營業凈收入16.97億元,同比下降4.91%;凈利潤9.36億元,同比增長11.75%。
據公開資料,中信金租2015年4月開業,註冊地為天津濱海新區,由中信銀行獨資設立。業務方面,中信金租圍繞“兩大兩小優中間”策略展開。2024年,飛機、船舶租賃投放78.53億元,持有及新造飛機船舶81艘(架);戶用光伏、車輛零售投放142.99億元,服務超8.2萬戶農戶和6萬戶車主;綠色租賃餘額343.40億元,戰略性新興産業租賃餘額333.08億元。
另外,記者發現,除華夏金租和中信金租外,2025年上半年還有多家金租公司啟動或推進增資事宜。
7月3日,浙商銀行公告稱,其第七屆董事會2025年第五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對浙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銀金租”)增資議案。浙商銀行擬出資不超10.2億元,舟山海投擬出資不超4億元,合計募集資金不超14.2億元。
此次增資因浙江金控放棄認購,調整為由浙商銀行與舟山海投參與。增資前,浙商銀行、浙江金控、舟山海投分別持股51%、29%、20%。按計劃,增資後浙商銀行持股比例升至54.04%,浙江金控降至24.68%,舟山海投增至21.28%。該事項尚需監管批准。
浙銀金租2024年末資産總額783.27億元,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3.61億元,凈利潤10.34億元。浙商銀行表示,增資將補充浙銀金租資本,提升其行業競爭力,強化母子公司戰略協同。
5月27日,四川天府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府金租”)發佈公告,公開選聘評審會計師事務所、資産評估公司及律師事務所,為四川天府銀行收購其部分股權及自身增資擴股提供服務。
天府金租2016年12月開業,註冊地為成都,由四川天府銀行發起設立。目前註冊資本10億元,四川天府銀行持股30%。此次選聘旨在推進股權收購及增資擴股工作,提供審計、資産評估及法律顧問服務。
此外,1月26日,江蘇金融監管局發文同意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蘇金租”)註冊資本由42.45億元增至57.93億元。增資後,前三大股東為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1.53%)、南京銀行(持股21.19%)、江蘇揚子大橋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83%)。
江蘇金租1985年6月成立,是國內唯一登陸A股的金融租賃公司。江蘇交通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39.04%,對公司管理經營擁有較大話語權。
業內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上半年多家金租公司推進增資,顯示行業加速資本補充,為業務發展與轉型升級奠定基礎。對於未來行業發展動態,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
1.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