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资讯
6月末重庆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6396亿元同比增长92%
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重庆做得怎么样?记者8月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今年以来,重庆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396.7亿元,同比增长9.2%。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主要面临两大融资“痛点”。一方面,小微市场主体普遍存在抵质押物不足、增信困难的问题,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银企信息不对称,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银行的信贷产品和贷款申请流程,银行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优质的小微市场主体,不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和信用条件。近年来,为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重庆金融业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如,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重庆市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关于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夯实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基础;建立系统的普惠金融财政配套机制,形成“风险补偿+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及“市级+区县”协同的立体财政金融框架。
再如,重庆金融机构联合基层政府组织,在各区县政务服务大厅、街道(商会)、社区、园区、商圈、市场等经营主体集中区域,高标准布局共建金融服务港湾。金融服务港湾具备“基层金融治理、政策宣传直达、信贷培育对接、综合金融服务、问题反馈解决”等功能,与社区联络员一起联动开展常态化、阵地化的银企对接、金融顾问等服务,切实优化群众身边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已建成金融服务港湾564个,覆盖全市所有区县;金融机构依托金融服务港湾累计走访对接经营主体47万户,投放贷款逾3500亿元。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积极推动在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1+5+N”首贷续贷中心,组织银行机构选派人员入驻。首贷续贷中心同步承载上述金融服务港湾5大功能,将开户、融资咨询、集中扫码申贷、金融政策和产品宣传、信贷培育、问题反馈处理等金融服务纳入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窗口,便利企业“一件事、一次办”。
为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还持续推进建设“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基地以各行政村村委会、便民服务点为载体,引导金融机构与当地村委会以“主办+协办”和“分片包干”共建共享模式,打造“金融综合服务站”和“货币信贷与金融知识宣传推广站”,创新开展货币信贷到村、支付服务便利化等7个专项行动,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在基地享受“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
得益于上述种种措施,今年以来,重庆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达1119.5亿元,同比增长3.4%;助学贷款余额达70.1亿元,同比增长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