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4年金融租赁行业政策环境及未来市场展望分析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等经历了显著变革。对于业务涵盖这些领域的金融租赁公司而言,一方面面临着业务拓展上的挑战与压力,另一方面在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
金融租赁是一种允许客户使用其他公司的资金来购买资产或服务的融资方式。在金融租赁中,租赁公司向客户出租资产或服务,并为客户提供融资,让客户可以在租赁结束后归还资产或服务。
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设立的,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9%;租赁资产余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27%;2023年,直接租赁业务投放2814.87亿元,同比增长63.39%,占租赁业务投放总额的16.42%,同比上升4.31个百分点。
相较于传统的信贷融资方式,租赁融资展现出了更高的灵活性,能够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巧妙结合租赁与信贷策略,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与资产获取方案,从而有效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并削减融资成本。据行业观察,当前中国众多知名银行已涉足金融租赁领域,如工银租赁、国银租赁、农银租赁、兴业租赁及民生租赁等,均已成为推动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推动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制度法规。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健全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机制,加强股东股权管理、规范董事和高管人员履职行为,同时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
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分别新增投放1452.51亿元、5712.33亿元和1233.68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40%、75.47%和32.20%,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管指引金融租赁公司回归租赁业务本源,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要求压降构筑物租赁业务,并加大直接租赁业务投放。根据融资租赁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国银金租、海通恒信租赁等11家融资租赁企业2024上半年合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1900亿元;整体来看,绿色能源、高端设备、交通物流、普惠金融四大领域是上述企业的主要业务投向。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金融租赁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租赁业务所涵盖的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例(即租赁渗透率)普遍介于15%至30%之间,相比之下,我国的租赁渗透率仅维持在大约5%的水平,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坚守融资与融物相结合功能定位,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新办法共有9章,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修改完善主要出资人制度、强化业务分类监管、加强公司治理监管、强化风险管理、规范涉外融资租赁业务、完善业务经营规则等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趋严,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合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金融租赁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