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米乐M6网页版:2025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及核心格局分析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近些年,金融租赁公司已由关注资产增速转向重视资产质量,行业整体增速有所下滑,但资产规模仍然保持增长,稳健发展已成为行业的主旋律。截至2023年末,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9%;租赁资产余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27%。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从初期的探索阶段成长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作为连接资金与资产的纽带,金融租赁通过“融资+融物”的独特模式,为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环保等领域提供设备升级与产能扩张的资金支持,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工具。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金融租赁公司既在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开展融资租赁服务,又在车辆、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基础设施租赁及普惠金融业务,这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金融租赁公司大多背靠大中型商业银行、资管公司、实体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本金实力,可以在较好抵御风险的同时,持续在国内乃至国际租赁市场上进行业务布局。因此,资产规模是衡量金融租赁公司整体实力的主要标准之一。
近些年,金融租赁公司已由关注资产增速转向重视资产质量,行业整体增速有所下滑,但资产规模仍然保持增长,稳健发展已成为行业的主旋律。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9%;租赁资产余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27%;2023年,直接租赁业务投放2814.87亿元,同比增长63.39%,占租赁业务投放总额的16.42%,同比上升4.31个百分点。
2023年,在航空业务方面,金融租赁公司总机队规模达1873架,占中国租赁机队总规模的近80%,在当年新增航空租赁业务中,境外业务占比达58%;与此同时,金融租赁公司已成为C919和ARJ21的最大订单客户,有力支持了国产飞机制造产业。在航运业务方面,金融租赁公司船舶总量达2047艘,共计1.2亿总吨,在中国租赁船队中占比78.8%;当年新增的租赁船舶165艘中,非中国旗船舶占86%,助力中国船厂新船交付全球占比首次超过50%。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在绿色产业、小微客户和科技型企业等领域的投放逐年增长,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行业开始迈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上述《报告》还显示,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分别新增投放1452.51亿元、5712.33亿元和1233.6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40%、75.47%和32.20%。
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新增投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6.07%;截至2023年末,中小微企业租赁资产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33%。
近年来,随着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金融科技深度渗透及绿色经济战略推进,行业正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头部企业与中小机构分化加剧,多元竞争格局逐步形成,未来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国际化中扮演更核心角色。
大型金融租赁公司凭借资本实力、品牌认可度与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业务覆盖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传统大额装备租赁,并加速向新能源(如风电、光伏设备)、高端制造(如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战略新兴领域延伸。这类企业通过整合资金端与资产端资源,形成“融资+租赁+运营维护”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依托数字化工具优化风控流程,降低资金成本与坏账风险,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中小金融租赁公司则聚焦细分市场,通过垂直领域深耕实现“小而美”的生存模式。例如,部分企业专注农业机械租赁,为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提供定制化方案;另有机构深耕普惠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生产设备更新需求;还有企业探索消费端场景,如汽车融资租赁、教育设备租赁等,以灵活的产品设计与本地化服务填补市场空白。此外,外资租赁公司凭借跨境业务经验与国际资源网络,在航空船舶跨境租赁、高端设备引进等领域形成补充,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
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竞争的“分水岭”。头部企业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提升资产估值与风险预警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增强了租赁资产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推动资产证券化(ABS)市场发展。而中小机构则借助第三方科技平台降低技术投入门槛,聚焦客户需求挖掘与服务体验优化,形成“技术赋能+场景深耕”的差异化竞争力。
金融租赁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一方面,传统业务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收窄压力,倒逼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新兴领域的蓝海市场与国际业务的拓展空间,为行业注入长期发展动能。然而,转型过程中,行业仍需应对监管趋严、资产质量波动、跨境风险等挑战,如何在“规模与风险”“创新与合规”中找到平衡,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命题。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租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