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米乐M6:安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优秀案例发布
4月27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4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629.37亿元、同比增长88.38%,居全国第4位。日前,该局还发布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优秀案例。
合肥市经开区局联合海恒担保、中国银行等4家合作银行推出“专利贷”产品,并印发专利贷专项补贴政策,对当年办理“专利贷”的企业担保费、评估费予以全额补贴,对企业贷款利息给予50%补贴,最高可享受15万元补贴。
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新路径,指导合肥公交集团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新路径,构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将“数字资源”变成高价值“数据知产”,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数据交易所完成数据知识产权、数据产品登记,顺利获得低利率融资2000万元,成功打通了数据“资源化→产品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实现了数据的资本化和金融化。
六安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指南》(DB3415/T92-2024)地方标准,为安徽省首个系统规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流程的地方标准。《指南》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流程、评估、审核签约、质押登记与注销提供全过程指导,推动形成“标准化+精准化”的服务体系。
马鞍山市发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联盟作用,利用徽商银行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评估系统,通过科学的评估模型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快速、准确地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融资依据。全过程不产生任何评估成本,大幅压缩评估周期,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绩溪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农商行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创新引入质量评价维度量化指标为增信手段,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质量融资增信”模式。绩溪县局挖掘质量效益和知识产权基础较好的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质量融资增信”企业白名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搭建融资平台。
池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落实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活动,与邮储银行池州分行签订金融惠企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多项举措。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推送机制,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团队,在重点产业园区开展“进园区”上门服务十余次,建立“诉求收集-产品匹配-服务跟进”的闭环处置流程。
怀宁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怀宁江淮村镇银行推出“商标易贷”金融产品,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核心质押物,构建“一标一策”授信模式,为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支持。
歙县为推动“歙茶”集体商标价值实现,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项活动,县市场监管局联合邮储银行歙县支行为“歙茶”集体商标办理质押融资,59家会员企业共享5.6亿元授信。
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积极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业务,推出知识产权筛选—估值—质押—质物处置全流程服务。贷前,省知识产权交易所借助专利“技术流”评价体系及中国专利交易数据库对科技型企业的专利进行盘点,帮助银行筛选出企业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的高价值专利,并提供专利估值报告,解决银行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中“看不懂”专利、知识产权质物评估费用高的痛点;贷中,为银行提供质押专利的年费缴纳、专利无效宣告等监管服务,防止质押专利出现无效风险;贷后,省知识产权交易所借助知识产权质押品处置平台,签订《知识产权押品前置委托交易合同》,解决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质物“处置难”的痛点,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兴泰租赁积极参与合肥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知识产权二次许可模式转化为应收债权资产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实现“知产”到“资产”再到“资金”的有效转化。2021年以来,兴泰租赁共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五期,平均发行利率约3%,累计为69户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近7.5亿元的资金支持,企业平均融资成本约4%。
近日,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并正式受托运营管理安徽省高校科研机构可转化专利数据库。
省知识产权交易所综合服务平台,是集知识产权交易、专利运营、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确保数据安全与交易透明的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性服务平台,将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运营网络,持续推动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高价值专利落地生“金”。此次委托运营管理的专利数据有9000余条,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通过平台开展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精准对接,破解高校专利“沉睡”难题,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