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积极应变航运租赁业动作频频
日前,招银金租与招商轮船、招商工业、南京金陵举行了四艘6.2万载重吨多用途重吊船签约仪式。据悉,该项目是招商局集团首笔自船自造、产融协同的项目,也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践行绿色节能发展、深度参与航运金融市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无论是资本实力雄厚、国际化运营能力突出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还是产业背景深厚、产业协同效应明显的产业系金融租赁公司,凭借“融资+融物”的特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切入航运市场,对接船舶建造企业资金需求,以租赁之力服务“国轮国造”。
“尽管全球GDP增速预期有限,但航运需求稳健,尤其有煤炭和谷物贸易。”航运咨询公司德路里(Drewry)对2025年全球航运业,特别是对干散货市场给出了这样的预测,“2025年,环保法规将推动干散货供应的双重调整,尽管市场仍有结构性挑战,但干散货航运市场仍然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具备盈利机会。”
对于受到颇多关注和金融资源倾斜的LNG市场,德路里认为,2025年,LNG航运市场将面临船舶供应过剩、项目延期以及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挑战。据国际航运和海工研究公司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预测,全球LNG运输船队在2025年将以更快速度扩张,增幅将达11%。
“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其市场表现受到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显著。”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专家吕梁表示,一个突出的影响因素是,2024年9月,美联储启动的降息有助于船东通过更低的利率获得融资,用于扩大船队,提升航运能力。对于造船业而言,降息还有助于新船订单中必须依赖进口的船用设备采购成本下降,成本管控压力减小。
这些新的变化都提醒着国内从事航运租赁业务的机构2025年要深入研究判断船型、货物、航线的趋势,积极寻找航运租赁业务机会。
吕梁表示,2025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在航运市场不确定性提升的同时,有利于拉高从事船舶相关业务的收益水平,包括船舶租赁业务。需密切关注各类船型的供需动态,在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积极拓展业务机会,稳步扩张船队规模,合理配置船舶品类。
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精准把握时机,同时充分释放船舶租赁对航运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价值?
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发展鼓励清单》和《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业务正面清单》中明确重点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发展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电动船充换电设备、LNG存储及加注设备等水运设备。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上海自贸片区等租赁政策创新前沿地区积极突出区位优势,以精细化举措优化配套政策体系。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在行业内首次推出的“带租过户不停航”业务办理机制,为航运租赁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据民生航昌(天津)航运租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东疆海事局为其“国远18”轮等3艘船舶办理了24本相关证书,“原本需要30个工作日,如今仅用2个工作日就全部办好了。”该负责人说。
2024年12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融资租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聚焦重点前沿产业、新兴金融业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由金融、外管、市场监管、税务、海关、海事等部门组成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协调机制。
对于从事资金密集性高、技术专业性强的船舶、海工租赁业务的中资租赁公司来说,在全球及地区经济形势、贸易发展持续变化的背景下,2025年也是需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一年。
“引进来”,为境外船舶的引入给予金融支撑,助力航运企业扩充与稳固船队规模;“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航运融资业务,为国产大型船舶迈向全球航运市场积累租赁动能。
金融租赁公司在国际航运租赁合作方面也有新突破。2月25日,浦银金租与新加坡最大航运公司——东太平洋航运(EPS)成功完成两艘LNG双燃料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融资协议的签约,该项目集装箱船将由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建造。
稍早之前,光大金租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租赁船东加拿大塞斯潘(Seaspan)签订两艘13600标箱集装箱船人民币融资租赁协议,项目总金额近23亿元人民币。据悉,该项目首次实现船舶采购、融资租赁、租船合约全流程人民币结算。
业内专家表示,从宏观视角来看,航运租赁企业“走出去”有助于我国在全球航运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提升产业附加值。企业通过海外布局,盘活全球航运资产,推动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国际间高效流动,对全球航运经济的繁荣将起到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