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产值年均增60%+重庆发布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1月6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重庆市政府新闻办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行动计划进行详细解读。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陶晓锋介绍,行动计划聚焦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整体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60%以上,2025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2027年产值将超过300亿元。
具体发展目标有3个方面:一是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领军企业达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0家,10亿元级“大品种”达10个,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二是建成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5个、创新研发平台100个、临床试验机构50个、中试验证平台5个,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基本完备;三是推动实施600个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力度持续增强。
《行动计划》提出了实施“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创新产品倍增上量、开放合作扬帆出海、优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创优”5大工程,共17条举措。这些政策聚焦当前产业存在的堵点卡点难点,以创新主体和产业生态培育为目标,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医工融合、人才引育、海外合作、市场拓展、企业培育、平台培育等内容。
一些政策属于国内首创,如:第4条,为更好地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提出鼓励“企业出资出题,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解题”的横向合作模式,应用示范产品可按规定直接进入参与项目的医疗机构使用,应用示范项目视同省部级纵向课题,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一举措有利于提升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动力,也有利于提升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创新积极性。
《行动计划》聚焦支持创新产品加速上市、落地生产和市场拓展,支持企业和平台提升质量、做大规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个方面,提出了11条政策。
比如在研发方面,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单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最高支持800万元;在审评审批方面,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工作速度,产品检测时间比现在平均缩短15天至30天,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时间平均缩短20天。
又如在金融支持方面,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设立2亿元种子基金,推动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市级智慧医疗装备专项投资母基金,与集聚区、企业和社会资本合作,根据项目情况参与子基金投资,打造100亿元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基金群。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企业融资、贷款和融资租赁等给予最高500万元到1000万元支持。
“2024年,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了医疗器械示范应用项目66个,医工融合项目82个,科研成果转化28个,转化金额1.9亿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潘建波表示,该部门已出台政策,从临床研究、人才队伍、科研平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多跨融合、经费保障等方面,全链条支撑智慧医疗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下一步将全面落实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
是惬意,是遵义!遵义文旅宣传片上线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