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2个项目上榜!苏州高新区聚力打造“空中聚宝盆”
该大厦于2020年1月1日正式运营,是狮山商务圈地标性5A甲级写字楼,周边交通便捷,生态公园环绕,毗邻狮山文化广场“城市客厅”,还汇聚了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文体等多元势能。
投入运营以来,天都大厦从多维度全环节发力,全力构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的新型楼宇经济发展格局。先后入选省市级示范管理项目,获评市“商务楼宇党建示范点”称号,并重点引入了苏州高新区楼宇经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专项服务载体。
截至目前,天都大厦累计引进企业约170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连续4年实现楼宇税收破亿。值得一提的是,天都大厦已连续2年上榜苏州市楼宇经济政策评选名单,于2023年获评苏州市高产出楼宇。
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位于狮山路22号,是高新区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区人才广场于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搭建有政府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和市场化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两大平台,持续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共赢发展模式。
近年来,产业园多次获得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获批成为江苏省首个人力资源产业园,并被列入江苏省“十百千”工程,还获得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资助。
截至目前,园内现有入驻机构82家,其中,中国百强人力资源机构17家;全国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3家。2023年服务企业5.4万家次,服务人员321万人次。
苏州创业园位于高新区竹园路209号,于1994年正式运营,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首批国家级国际企业孵化器。历经30年的发展,聚焦高端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构筑起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基本涵盖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
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孵化科技企业4296家,其中,上市企业11家,独角兽企业9家;累计引进各类高科技人才22000余人,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82人次。连续多年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A类)。今年在全国留创园孵化基地综合评价排名中再进一位,列全国第二,园区双创活力持续迸发。
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Medpark是苏州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00万平方米。
产业园依托“载体开发建设+园区运营+产业投资”三大核心能力,聚焦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引进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国仟创新医疗科技研究院等孵化平台,国家药监局智能化医疗器械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等服务平台,着力构建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最优生态圈。
目前,产业园汇集了众多国内外医疗器械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龙头,已引进中生北控、美康盛德、乐普医疗、恒瑞医疗等一批上市名企,心擎医疗、诺一迈尔、科塞尔等瞪羚、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发展楼宇经济相关部署和要求,“精耕细作”,持续解锁“空中经济”密码;多策并用,提升楼宇经济发展质效——
➥ 先后出台了《苏州高新区关于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促进楼宇经济提档升级推进的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进特色楼宇培育,全面梳理楼宇信息,建立重点楼宇信息基础档案,形成“一楼一档”楼宇数据库。
➥ 聚焦“5+10”楼宇经济提档升级工作体系,进一步激活楼宇经济发展“新动能”,奋力打造楼宇经济“新高地”。
截至2023年底,高新区拥有商务楼宇项目62个,其中亿元楼19个,入驻企业超2.5万家。
向高空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聚力打造“空中聚宝盆”。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打造楼宇经济强磁场效应,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发展新模式,持续优化楼宇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挖潜楼宇资源,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提升商圈能级,强化品牌引领,持续擦亮楼宇经济名片,不断提高楼宇经济功能品质和产出效益,推动区域楼宇经济质效整体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