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租金依旧跌跌不休!2024年杭州租房市场继续承压
2024年,杭州租房市场依旧站在一个新的高点上,租房需求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杭州我爱我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整体租房量环比去年涨幅高达34%,突显了强劲的需求动能。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租金走势的逆向运行,2024年杭州单位租金为53.3元/㎡/月,相比2023年的58.4元/㎡/月下跌8.7%,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杭州租房市场延续了往年的传统周期性规律,淡旺季定律鲜明,反映出市场需求随时间波动的特性,具体来看:
年初春节期间,因大多数人回乡过年,租房需求降至谷底,1月份租房量环比大幅下滑10.9%,2月份虽有回升,但增幅有限,仅为15%,依然处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春节效应消退,3月份迎来首轮旺季,租房活动急剧升温,环比涨幅高达69.6%,显示市场回暖迹象明显。
春季过后,4月市场回归平静,租房量环比下降19.8%。紧接着,5月、6月受高校毕业及暑期实习高峰期拉动,租房需求稳步提升,其中6月更是达到全年峰值,环比增长13.2%,同比增长更达56%。
下半年则呈现逐月降温趋势,自7月至12月,租房量连续六月环比下降,分别为3.1%、6.1%、11.4%、1.7%、4.7%及2.4%,尽管如此,与去年同阶段比较,今年租房量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表明租房市场整体活跃度未减。
1、城市人口磁吸效应。杭州作为长三角重要节点,人才虹吸效应明显,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以及文化创意等领域,吸引大量年轻人群涌入,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了支撑杭州租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关键力量。
2、积极发展人才引进战略。一直以来,杭州积极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战略,通过提供如创业、租房补贴、筹集青荷驿站七天免费入住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人才来杭就业,而年轻人普遍追求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容易形成高频次的地域迁移,因此租房成为更为其灵活的选择。
3、毕业季催生大规模租房需求。杭州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每年都会输送大批新鲜人才进入职场,进而催生了规模化的住房需求,加之其高度集中的特性,一到毕业季都会掀起一波租房高潮,特别是高校集中的地区往往成为租房市场的热点地带。
4、购房意愿下降,引发的连锁反应。面对高昂的购房成本,让租房成为了更多人的第一选择,这股趋势也进一步扩大了租房需求。
较于租房规模的增长,杭州租金持续下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尽管中间伴随着微弱的季节性起伏,但整体走向仍显现出强烈的下行趋势。对比去年同期,覆盖各大城区主流热门板块的租金今年普降5%-10%,而以滨江区政府、钱江世纪城、未来科技城这类高新产业汇集的板块,对比去年租金跌幅甚至超过了10%以上。
变化1、租金持续下滑且再创新低。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杭州租金几乎呈现单边下滑趋势,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跌幅更加显著,全年租金降幅同比达到了8.7%。
变化2、传统季节性租金反弹乏力。租金走势并未因周期性因素出现明显反弹,尽管2月份的租金一度攀升至56.97元/㎡/月,创年内高峰,但与去年同期的60.63元/㎡/月比较,跌幅仍达到6.04%。
变化3、大学毕业生旺季效应微弱。6月和7月,本应是受到大学生毕业高峰期影响而带来的一波租金上涨潮,但今年仅呈现微弱复苏,6月、7月租金环比仅小幅上升0.51%和0.06%,远不及往年周期性上涨力度。
变化4、租金走出了“五连跌”趋势。自8月以来,租金下滑的速度加快,连续多个月创下历史新低,形成了连续性且加速的下滑趋势。
整体来看,杭州租金持续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单一市场现象,探索下跌背后的原因,源自于市场供求关系出现较大承压,从供应端来看,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原因的影响:
1、保障性租房住房规模化入市。近年来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性租房住房项目,不仅丰富了租房市场的产品结构,对缓解住房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较低的租金标准引发了传统租房市场的连锁反应,迫使市场中的其他出租房源降低租金以保持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体租金水平的下调。
2、存量房、新房双轨供应源的叠加效应。在房价波动与政策调控双重压力下,二手业主转投租房市场,大量闲置房源进入租房渠道,与新建住宅同步供应,形成了双轨道的租房房源。供给端持续扩容,但需求增速有限,供需失衡导致租金难以维持高位。
3、非机构化成交模式活跃。从市场交易现状看,除了传统专业化住房租房企业之外,个人房东直租与非机构化个人租房同样活跃,这一模式虽然增加了市场的灵活性,但碎片化的市场结构易导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租金传递链中的不确定性和额外成本,也加剧了租金波动的不确定性。
租房需求分布上,拱墅区、上城区、西湖区主城三区承载着杭州近七成(66.9%)的租房需求,其中拱墅区租房比例最高,占到28.2%,排名第二的上城区租房比例占到20.6%,紧随其后的西湖区租房比例占到18.1%。
对于租客来说,租房时多优先选择通勤时间短,步行、坐地铁或者公交能直达上班地点的区域,而这三个区域不仅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加上板块内高低端租房房源选择丰富多样,也能给予租客多样化的选择,所以能一直占据如此高的租房需求比例。
以拱墅区为例,作为拥有杭州最多商业综合体,区域内武林、运河、和平、新天地、四大消费核心商圈,吸引了大量的上班族和企业集聚,租房需求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但即便在高涨的租房需求之下,今年不少板块、小区的租金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软化。如老牌租房住宅区—朝晖小区,从一区到九区今年租金无一例外全线下降,平均单位租金跌幅达到了5%-8%,单套租金降幅普遍在100-300元/月。以朝晖七区2室为例,去年3200-3500元的预算才可以租到的房源,今年这一预算已经降到3000-3200元,甚至更低就能租到。
上城区依托其优秀的商业环境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湖滨和钱江新城为中心的商业聚集地,且伴随着服装业、电子商务以及外贸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众多优质企业在此扎堆,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内的租房市场。
租房热门板块,围绕四季青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住宅区域,如清泰、采荷、景芳、九堡等板块内的住宅小区因接近工作场所而备受租客青睐,大部分小区两室的租金价格在3000-4000元/月,相对旧一点的小区,两室租金价格今年已经下探到了3000元以下。沿着四季青向东拓展,钱江新城拥有众多高档写字楼和商务楼,吸引了对高品质居住体验有着更高要求的商务人士和高端租客,且比起周边小区,这里租金明显高出一截,以东方君悦1室单套公寓为例,租金几乎6000元/月起步。
西湖区作为地铁便捷+创业园密集下的黄金居住区,近年来在交通与产业布局上的不断优化升级,使得区域内呈现出了明显的“租房高地”效应。交通上,地铁2号线号线交织串联起三墩、申花、文教、翠苑、西溪等多个租房热点区域的黄金链路。产业上,诸如阿里云谷、浙大科技园等科技园区和创业基地集聚,为年轻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区域租房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多样化的租住需求,西湖区租房市场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配套成熟的商品房小区,也有满足租客私密性的小户型公寓。以三墩板块为例,这里的房源主要以两室、三室电梯房为主,其中两室平均租金约3000元/月,而三室则保持在4000元/月以内,部分高品质物业或精致装修房源可能会达到4000元/月以上。此外,单身公寓和合租房源也颇受欢迎,合租单间价格维持在1500-1800元/月区间,小户型公寓多数房源租金集中在1800-2100元/月范围内,深受初入职场青年的青睐。
随着杭州城市半径的不断外扩,中心城区的居住和就业压力逐渐向外疏解,带动余杭、萧山、临平等外围区域的租房热度显著上升。从数据上来看,余杭区租房占比达到10.5%,环比上升1.7%,成为租房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萧山区和临平区的租房需求也同样呈现出上升趋势,占比分别为5.7%和3.2%,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租房区域外溢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原因1、交通网络便捷性提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尤其是地铁线路的延伸,极大地改善了杭州各区域间的连通性,也有效分散了市中心的居住压力,尤其是沿地铁线周边的地区,因其出行便利性的提升,成为租房市场的热门选择。
原因2、居住与就业的双重迁移。随着城市中心生活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向外围区域的居住迁移。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也开始转移至成本效益更高的外围区域,以降低运营成本,这种双向迁移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周边租房市场的发展。
原因3、政策引导与支持。各区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驻,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优惠举措不仅激励企业向新兴商务区迁移,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企业的入驻和人才的聚集,区域内租房市场的需求自然也随之增长。
趋势1、主力租金段下沉:4000元/月以下的租金区间占比高达78.61%,相比去年同期的69.9%,增长了8.7%,彰显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2000-3000元/月的租金段领跑市场,占比达到28.8%,环比增长2.7%。紧随其后,3000-4000元/月租金段虽仍保持较高的占比24.9%,但环比出现了3.3%的下降,显示出市场偏好重心略有下移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2000元/月以下的租金段强势抬头,占比升至24.9%,环比增长9.3%。
趋势2、高租金需求持续走弱:在4000元/月以上的高租金段租房市场中,各细分段均呈下降趋势,其中4000-5000元/月比例降至11.6%,下降4.2%;5000-6000元/月比例缩减至5.2%,下降2.1%;而6000元/月以上的高端租房市场仅占4.6%,同比下降2.4%,凸显出高价位段的承压态势。
整体来看,低租金需求的上升这一趋势变化,说明伴随经济增速的减缓和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租客租金的负担能力明显下降,需求重心自然倾向更具性价比的中低价位段,以寻求更切合实际的居住选项。
杭州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租房需求也随之攀升。预计到2025年,杭州的租房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峰。
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其城市自身经济活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杭寻找就业机会,为租房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杭州的新兴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不仅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及应届毕业生前来创业就业,从而持续拉动租房需求。
再者,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租房已成为他们主流的选择。在毕业实习、工作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先租房再择业,以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和变化。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政府对租房市场的重视和扶持,政府为了留住人才,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租房市场的扶持政策,也为租房市场的规模增长增添一份力。
对于明年的租金走势,尽管租金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如毕业季、春节前后的短暂上涨),但基于当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政策导向,可以预见的是,明年的租金价格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反弹的情况。相反,在充足的房源供给背景下,租金价格可能会继续保持平稳,甚至进一步下调。
这一现象的背后,不仅是简单供需关系的表象,从深层次看,实则是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1、就业市场困境与租房意愿。连续几年来的就业形势趋紧,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降至历史低位,直接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租房能力和意愿。据统计,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55.5%,这意味着接近半数的新晋劳动力无法立即融入就业市场,也极大地限制了这部分关键人口的租房需求,进而施加了租金下降的压力。
2、居民收入缩水与消费降级。就业不稳定、失业率上升直接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甚至“缩水”,也削减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消费降级成为了多数人的无奈选择。经济活动的减速不仅波及个体,更牵动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层级,居住开支首当其冲,对房租构成了下行压力。
3、合租趋势与居住成本优化。就业危机下的需求降维,越来越多的租客开始寻求价格更低、位置稍偏但交通便利的房源,或是选择合租等方式降低居住成本。这种“租房降级”现象,虽然体现了年轻人生活态度的变化,但客观上也必然推动租金走向下行轨道。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变化,如今灵活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在灵活就业大势下,租房市场也在向着更加开放、多元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预计接下来灵活租房模式将逐渐兴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租期灵活性增强,带动短租市场。较于传统租房固定期限合同模式,灵活就业者往往希望拥有更加弹性化的租房模式,特别是因工作变动、收入变化等原因,对租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应对工作地变化和个人职业的不确定性。
2、中心化租房,租房地点不设限。灵活就业者由于拥有工作地点、收入不稳定特点,因此也更倾向于选择既能保证生活质量又不会过分增加经济负担的低成本居住地,这意味着外围或近郊区域的租房需求仍会继续上升。
3、多功能小型公寓引领租房新趋势。对于追求高效生活与工作平衡的灵活就业者来说,与租住传统写字楼和住房相比较,集工作室与住所于一体的多功能小型公寓正逐渐受到灵活就业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