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科技创新引领者

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

2024-10-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永红村天旭航空培训基地,工作人员测试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日前,中国移动、航天科技、航空工业、中国电科、中国机械总院等多家企业宣布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共同打造低空数智新引擎。同时,中国移动与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15个领航城市宣布共同探索低空经济新领域、新场景,形成低空发展新经验、新模式。

  赛迪研究院《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工程师殷时军表示,守牢安全底线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有效监管是激活低空经济的基本保障。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不断建立健全无人驾驶航空安全管理规章标准体系,强化低空安全运行监管,建立融合运行场景下各类飞行活动的安全运行规则标准,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安全措施落实落地,以高水平安全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左涛认为,发展低空经济要先解决安全托底问题。低空经济的安全问题尤为复杂,当前仍存在监管技术跟不上、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飞行密度增加势必造成安全风险激增,需要行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当前,各地发展低空经济基本以场景驱动来制定产业规划,区域特征明显、全局性统筹不足,支撑规模化运行的安全保障体系整体解决方案仍在探索中。”左涛说。

  如何确保低空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中国机械总院中机认检中机检测副总经理赵诚建议,建立和完善低空飞行器涉及的飞行管理、材料、零部件、分系统、整机等方面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确保低空飞行器性能和安全性的技术路线和理论创新,加大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力度;建立完善的检验验证和评估体系以及科学的监管机制。

  “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布局低空经济涉及的基础学科,培养低空经济产业相关的技术队伍、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鼓励围绕低空经济开展创新研发的科技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低空经济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品及技术标准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低空经济涉及的具体应用场景上先行先试。”赵诚说。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表示,中国移动将携手各方打造一个低空综合运营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中移凌云”平台,提供安全监管与飞行保障;创建空巡综治、低空物流、低空农技、空中览景、医疗急救、应急救援、低空消防等10个典型场景。(黄 鑫)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M6网页版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