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米乐M6:GF60报告:2024年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有积极进展生态体系待逐步完善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近日,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正式在GF60官网发布《2024年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发展研究报告》中英文双语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实践路径、核心成效与未来方向,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经验与智慧支持。
《报告》从政策体系、市场生态、基础设施等六个维度全面评估上海建设成效,发现近年来上海围绕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持续完善相关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绿色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上海已构建“政策引领—市场驱动—国际合作”的发展范式,绿色信贷、债券等规模居全国前列,并落地多个全国首单绿色金融创新产品。
《报告》附录梳理总结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优良实践案例,向国内外展示上海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浦东新区率先发布金融机构碳核算指南、浦发银行发行国内首支气候债券基金等,为全球提供可复制的绿色金融改革样本。
《报告》指出,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是上海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和全球竞争力、服务“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上海围绕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目标,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构建、产品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国内“双碳”目标稳步实施、金融开放持续深化、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总体呈加强趋势的背景下,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将面临较大机遇。
但对照国际领先金融中心的实践标准,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面临一定挑战。上海在绿色金融服务全球低碳转型的开放能级、制度创新深度、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以更高站位推进制度型开放与国际化接轨。《报告》对未来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进行展望,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多项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上海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服务机构、智库平台等各方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的优化与完善。
《报告》编制历时近一年,课题组深度调研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国际组织,举办多场专家研讨会、机构座谈会及成果评审会,广泛吸纳金融管理部门、新开发银行(NDB)、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联合国可持续金融中心网络(FC4S)、中央结算公司、、工银安盛保险、长江养老、华安基金、上海证券、交银理财、上海科创基金等国内外机构的专业意见。课题成果于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上发布,为上海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
GF60未来将持续跟踪绿色金融国际趋势,深化与绿色金融相关机构、国际组织、服务机构等协作,打造“绿色金融国际会客厅”,通过年度北外滩绿色金融论坛、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国内外平台推动经验共享。GF60将从标准制定、金融工具开发应用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金融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提供全力支持,助力全球经济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