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科技创新引领者

米乐M6网页版:《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披露四大投资趋势丨绿色金融周报-米乐·M6(China)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米乐M6网页版:《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披露四大投资趋势丨绿色金融周报

2025-07-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叶方旋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7月6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发布。该报告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与中国银河证券(CGS)联合编制,选取了G20成员国及13个具有代表性的非G20国家(如瑞士、瑞典、挪威等)作为样本,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投资新路径,推动技术升级与创新改革。

  报告指出,尽管各国在过去十年间在政策、技术、绿色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进展仍显缓慢。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关键进展表明,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可以并行不悖。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形成了四大鲜明的投资趋势:全球可持续发展加速,亚太地区显著突出;环境质量拖累全球可持续发展承载能力(SCC)逐年下降,能源结构转型突出值得关注,技术赋能生产力,创新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球绿色转型支持水平(GTSL)提升,政策、国际合作和绿色市场形成较强的可持续支撑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报告指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步伐仍需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报告提出的四大投资趋势也展示了亚太地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米乐M6平台 M6平台网页版

  日前,中诚信绿金披露2025年ESG债券半年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250只,规模共计4,920.50亿元,与2024年上半年同比发行只数与规模分别上升25.63%和97.67%。其中6月新发行63只绿色债券,规模共计1,289.33亿元。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27只,规模共计17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只数与规模分别上涨180.00%和219.76%。新发行13只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金额共计73.50亿元;新发行低碳转型债券1只,发行金额10.00亿元;新发行转型债券2只,发行金额30.0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可比同类债为290只,将新发行年ESG债券的发行成本与同类债平均发行利率相比,77.78%的ESG债券(70只)具有低于当天发行的同类债券票面利率,发行成本低0.97bp-135.00bp,彰显出绿色债券具有一定的发行成本优势。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国内ESG债券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绿色债券发行只数与规模同比分别上升25.63%和97.67%,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低碳转型相关债券发行规模也显著增长,且多数ESG债券发行成本低于同类债券,显示出绿色债券的市场吸引力和成本优势。

  7月11日,北京市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北京市密云区支持气候投融资发展激励措施及资金申报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激励措施涵盖促进金融机构绿色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低碳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

  具体措施包括对投放气候主题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对发行气候主题保险产品的机构给予补贴,对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等。此外,还支持项目和企业入库,对入库项目和企业给予贴息支持和授牌奖励。同时,鼓励各类组织参与标准制定,对主导标准制定的单位给予奖励,并支持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对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给予补贴。其中,对于投放气候主题贷款的金融机构,按年度贷款余额增量的2‰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对于发行首单或首发气候主题保险产品的机构,按年度累计保费的2‰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进,已经有广州南沙、北京密云等气候投融资试点陆续出台气候投融资发展激励和支持措施。这些措施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能明确指引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创新。

  7月11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74.78元/吨,最低价73.11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1.17%。

  日前,中国银行河源分行向某钢铁企业发放5000万元转型金融流动资金贷款,这是广东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流动资金贷款。此次获贷企业为广东省重点钢铁企业,年产量超220万吨,近年来通过废钢循环利用、节能工艺改造、屋顶光伏项目等措施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超15%。为满足企业低碳转型资金需求,中国银行河源分行在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指导下,深入调研后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明确双控目标、精准对标转型路径、建立动态利率激励机制,并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确保转型活动规范性。此次贷款专项用于废钢采购及电费支出,助力企业实现关键能耗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测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支持绿色生产。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广东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流动资金贷款,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金融支持。近两年来,广东金融业在钢铁、建材等传统高碳排行业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创新,已落地多项转型金融创新产品。

  7月7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中央结算公司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绿美江苏”主题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40亿元。该债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江苏地区绿色产业项目的贷款投放,重点投向耕地建设与保护、农村清洁能源储存、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领域,助力江苏实现“强富美高”新目标。

  农发行江苏省分行通过专项信贷额度、利率优惠、资源配置和审批通道等措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在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农发行江苏省分行聚焦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和乡村振兴。一是守护“母亲河”,支持长江大保护、太湖流域治理等项目,助力生态修复;二是发展“绿产业”,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三是赋能“新乡村”,支持耕地质量提升和农村环境改善项目,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此次发行“绿美江苏”主题绿色债券,聚焦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和乡村振兴三大重点领域,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7月8日,建设银行成功发行首笔“固息+浮息”绿色金融债券。此次发行规模为300亿元,是市场首单以“固息+浮息”形式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其中,固定期限品种发行规模200亿元,票面利率1.57%,全场认购1.81倍;浮动期限品种发行规模100亿元,票面利率1.63%,挂钩基准利率为60日DR007均值,全场认购1.62倍。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中的绿色产业项目,重点投向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据报道,建设银行未来将继续发挥综合化服务优势,推动金融资源与绿色产业精准对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固息+浮息”结合了固定利率的稳定性和浮动利率的灵活性,既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又能根据市场利率波动调整收益水平,增强了该笔绿色债券的市场吸引力。

  7月7日,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公告。公告显示,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信用评级为AAA级。债券期限为3年,采用固定利率形式,面值为100元人民币。最终票面利率将通过簿记建档和集中配售方式确定,并按年单利计息。

  7月8日,九江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40亿元,票面利率为1.84%。此次债券发行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簿记建档当日,40亿元额度获得市场机构超量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达1.78倍。投资者结构优良,涵盖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主流金融机构。

  米乐M6平台 M6平台网页版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两年来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愈发积极的布局态势,特别是越来越多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加入发行绿色金融债行列,为降低市场绿色信贷资金成本起到关键作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