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每周碳讯】中国绿色金融爆发式增长全球巨头加速布局碳中和……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储能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范围等。
2月18日,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52万亿元。其中,碳减排项目贷款占比67.5%。
2024年末,广东绿色贷款余额达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自2022年以来,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累计发放贷款1236亿元,助力企业减排。
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发布“绿色金融十条”,支持绿色企业上市,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开泰银行深圳分行发放首笔“降碳贷”业务,额度3000万元,利率与企业碳减排效果挂钩,最高可优惠15BP。
南京银行向威腾电气发放200万元“碳足迹挂钩贷款”,利率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挂钩,低碳转型获金融支持。
农业农村部发布指导意见,对农业领域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了要求,提出构建农产品碳标签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涵盖园区、企业、社区等类别,征集截止至2025年3月15日。
山东省发布《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鼓励企业申报减排项目方法学,推动碳普惠减排场景建设。
埃克森美孚、亚马逊、微软等联合成立自愿碳市场工作组,旨在提升碳市场可信度,推动跨党派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特斯拉2023年通过售卖碳积分收入17.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凸显碳市场商业价值。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宣布到2030年投资10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减少20%碳排放。
美国两家专注于森林碳汇的初创种树的企业——Mast Reforestation和Chestnut Carbon宣布完成1.85亿美元的融资,引发全球碳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