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前瞻】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绿色金融产业是指围绕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金融服务体系。它涵盖了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服务
从全球范围来看,提出应用技术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可持续金融体系设计探寻”项目。该项目首次研究了发展数字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022年11月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s
Fund)的决定,以帮助气候脆弱国家和地区解决因气候问题导致的损失和损害。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在发布了首批国际统一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标准,在全球绿色金融行业发展标准尚未形成共识的背景下,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使绿色金融广泛惠及全球各国成为了当前全球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的主题。
根据CBI发布的《全球可持续债务市场报告2023》,2018-2024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21年以来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持续突破5000亿美元,其中,2023年全年,符合CBI标准的绿色债券的年发行量达到5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
随着国家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的金融业开始改变观念,向“环境友好型”过渡,也逐渐地把绿色金融理念提升到操作层面,近年来在国内掀起了一场“绿色金融”风暴。国家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债券是指任何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时间较晚,近年来发行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绿色债券在境内外市场的发行总量达到约2895亿元人民币(440.7亿美元),较2019年的3860亿元人民币(558亿美元)减少了21%。2021年上半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达到2013亿人民币(376亿美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