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资讯
米乐M6平台:三大方向!2024年普惠信贷总目标明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公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要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邮储银行铜陵市分行重点围绕种养殖大户和商户,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同时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扩大金融服务在乡镇贷款覆盖面,助力乡村振兴。图为邮储银行铜陵市分行两名工作人员上门开展信贷服务。(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保量,即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经营性资金需求,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力争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力争实现涉农贷款余额增长,完成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力争实现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增长。
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定价管理,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规范与第三方合作,认真评估合作必要性、服务贡献度与收费合理性,引导降低收费水平。对于收费过高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终止合作。加强服务价格披露,做好充分告知,确保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了解其实际承担的融资成本。
优结构,即优化信贷结构。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突出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外贸、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保障,加大对粮食重点领域、脱贫人口等群体信贷投入。
此外,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单列信贷计划、绩效考核倾斜、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保持普惠信贷业务资源投入力度。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优化信贷审批模型,构建“信贷+”服务模式。不断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保持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提质升级。提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细化尽职免责标准、机制、流程,提高可操作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0.3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2个百分点。832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5%。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认为,“普惠小微”的概念改为“普惠信贷”,外延进一步扩展,分别包括普惠小微、普惠涉农贷款、脱贫地区贷款三大部分。
据悉,小微企业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发放的,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指投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包括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农户经营性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涉农小微企业法人贷款。脱贫地区贷款指设立在832个脱贫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包括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
同时,小微企业相关金融政策近年也在逐年优化。2018年,为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银保监会印发的《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两增两控”的目标,同时实行差异化考核。自2019年开始,新增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此次通知没有再提及“两增两控”。
专家认为,这两年越来越弱化“两增两控”,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从侧重规模增长转向追求规模、质量、效益平衡,推动小微金融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救人牺牲的栾留伟火锅店大众点评收藏数已破万,网友:希望英雄的店一直红红火火
“一家子凑不出一个本科”,36岁女孩炫耀做奶奶,网友评价太线年秋期宛城区中心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名单
亿道三防推出 EmdoorRugged T1 MAX 工业平板电脑,1898 元
MECHEN K1 播放器开售:定制海贝音乐 App、DSD 解码,3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