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资讯
米乐M6: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近年来,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在货币信贷力度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农、小微企业等群体时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常大姐便是众多小微企业主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开始做快消品生意的常大姐现是一家食品公司的代理商。“客源稳定,但资金常压在货中,我经常担心资金链断裂。”常大姐说。今年5月,手头的钱周转不开,钱都压在了外面,通过合作伙伴介绍她得知了百信银行的“订货贷”,在手机上完成了从申请到风控、审核、放款等一系列操作全流程线上借贷申请,很快便获得了上万元的授信额度。
如今在回忆此事时,常大姐依然流露开心的微笑。“当时甭提我有多高兴,压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被搬走了。我在困境中得到了百信银行的帮助,现在生意也红火起来了。”
类似常大姐这样的众多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客群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凸显。百信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数据+场景+科技”为抓手,推动包括以百兴贷为主品牌,以供货贷、订货贷、银税贷和养殖贷为主要产品体系的小微贷款“增量、扩面、让利”,通过全线上、纯信用、多元化的创新数字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更多像常大姐经营的优质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实现“金融之水”精准滴灌“实业之田”,服务实体经济已驶上快车道。
2022年上半年,百信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投放40.94亿元,同比增长49.21%;现代农业领域贷款累计投放32.36亿元,较年初增长34.8%。此外,票据融资产品“百票贴”重点支持普惠小微“三小一短”的融资需求,已累计服务5000多户企业、贴现超过560亿元,其中90%以上为小微企业。
在普惠金融大背景下,百信银行始终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融资困难的问题,坚持用科技创新驱动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